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首次医疗接触24 h内应用左西孟旦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合并 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升高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全国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研究。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纳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等14家中心255例经急诊或门诊入院的NSTEMI合并NT-proBNP升高的患者, 通过区组随机分组(block=4)按1︰1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129例)和对照组(126例)。其中男性142例、女性113例, 年龄65(58~70)岁。主要结局指标为随机化后第3天NT-proBNP水平及第5天NT-proBNP较基线的变化率。次要结局指标为第5天NT-proBNP水平下降超过30%的比例、住院期间和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用药期间的安全性及卫生经济学指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结果第3天NT-proBNP水平, 左西孟旦组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6(455, 1 960)比 1 118(459, 2 417)ng/L;Z=-1.2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症状限制的极限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在定量评估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前后心肺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CPET对12例正常人及12例冠脉造影术确诊冠心病拟行PCI的患者手术前后心肺功能分别定量评估,利用标准化分析对CPET指标进行解读;并在同期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比较手术前后CPET指标的变化及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LVEF术前[(42.83±5.92)%]与术后[(45.08±4.76)%]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PET核心指标峰值摄氧量、无氧阈值、峰值氧脉搏、摄氧效率平台、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最低值、峰值负荷功率、递增功率运动时间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99±0.19) L/min、(1.22±0.19) L/min、(14.18±2.59) mL/次、(47.10±4.44)、(23.01±2.63)、(25.06±2.43)、(162±17.6) W、(6.47±0.80) min,术前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41±0.46) L/min、(0.87±0.23) L/min、(11.43±3.29) mL/次、(40.13±5.18)、(27.85±4.81)、(29.55±3.90)、(112.00±51.10) W、(5.28±1.81) min,术前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术后组各指标分别为(1.59±0.33) L/min、(1.02±0.20) L/min、(12.37±2.72) mL/次、(39.20±5.60)、(26.93±2.88)、(29.30±2.82)、(132.00±31.70) W、(6.21±1.05) min,与术前比较,峰值摄氧量、无氧阈值、峰值氧脉搏、峰值负荷功率、递增功率运动时间均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摄氧效率平台、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最低值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PET核心指标与LVEF呈高度相关(r值绝对值为0.579~0.908,均P<0.05)。结论:CPET的核心指标可用于无创定量监测PCI术前后心肺功能的变化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迄今为止,自肥厚型心肌病被发现已逾50年,该病被认为是具有高猝死风险的遗传性疾病,且临床表现多变、自然病程各异[1-5],使其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相当困难。对肥厚型心肌病分子水平的认识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们发现其致病突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国塔吉克族和哈萨克族健康成年人脂蛋白(a)[Lp(a)]水平的分布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于2021年5—10月和2022年3—6月, 分别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和富蕴县收集2 637名塔吉克族[男1 010人, 年龄(40.08±14.74)岁;女1 627人, 年龄(38.27±12.90)岁]和1 911名哈萨克族[男720人, 年龄(42.10±12.26)岁, 女1 191人, 年龄(40.30±10.28)岁]健康成年人的血液样本, 检测空腹血糖(FBG)、肌酐(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Lp(a), 描述Lp(a)水平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比较塔吉克族和哈萨克族Lp(a)水平, 使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两民族Lp(a)水平相关因素。结果塔吉克族人和哈萨克族人Lp(a)水平分布均呈偏态分布, Lp(a)水平范围分别为0.40~1 229.40 mg/L和0.62~2 108.58 mg/L, Lp(a)水平分别为78.90(38.60, 190.20)和103.30(49.57, 234...  相似文献   
5.
正大约5%~10%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虽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为治疗的最重要手段,但是死亡率仍然很高~([1])。阜外医院7年单中心44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显示,虽然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比例有所下降(图1),但是死亡率明显增加(图2)。因  相似文献   
6.
暴发性心肌炎仍然是医学界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因为发病急骤,如不及时抢救,病死率非常高。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暴发性心肌炎的抢救成功率逐步提高(巨细胞心肌炎除外);但是,大多数患者仅仅能够及时到达县级医院,需要有一个我国县级医院能够实施的救治方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汪道文教授为首的团队,通过多年实践,组织全国专家撰写了暴发性心肌炎救治的中国方案。实践证明,符合中国的实际,抢救成功率达到95%以上。中国方案强调医生与患者保持暴发性心肌炎的警觉,及早发现,及时采取循环支持,激素与免疫调节剂为主的干预措施,稳定免疫紊乱导致的心脏与循环损害。近年来,国际上暴发性心肌炎在诊断与治疗方面均有较大进展,本文比较中国方案与国际方案的差异,就国际上有希望的研究、诊断与治疗进展作了简要介绍,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区域内单中心房颤人群流行病特点及抗凝现状。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期间就诊于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的房颤患者702例,随访半年(出院1、3和6个月),分析人群流行病学特点、栓塞/出血风险评估(CHA2DS2-VASc/HAS-BLED评分)分布特征、随访6个月时新发事件(急性冠脉事件、急性心力衰竭、新发脑血管病、出血事件、血栓事件、再次住院、死亡)的发生率,以及影响抗凝治疗的主要因素。结果 1)702例房颤患者平均年龄(73.96±11.27)岁,男352例、女350例,常见伴随疾病有高血压(38.89%)、冠心病(50.57%)、心力衰竭(49.19%)、心脏瓣膜病(1.42%)、糖尿病(56.27%),主要以阵发性房颤(40.02%)和永久性房颤(31.19%)为主,房颤人群总体抗凝率为64.10%;CHA2DS2-VASc评分≥2分人群中,未口服抗凝药物患者224例(占总房颤人群31.91%),口服抗凝药物患者425例(占总房颤人群60.54)。702例患者中使用华法林抗凝患者112例(15.60%)、新型抗凝药物(NOAC,包括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和艾多沙班)338例(48.15%),本地区房颤人群服用抗凝药物种类以NOAC为主。2)对口服华法林抗凝人群随访半年,发现自行停用华法林抗凝药物的患者13例(10.66%),在出院1、3个月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最高(59.82%、73.21%),出院6个月时INR达标率下降至58.93%。3)随访半年中,记录到新发脑血管疾病4例,其中未抗凝组3例、抗凝组1例;栓塞事件2组均为1例;再住院分别为17例、13例;死亡分别为3例、2例。结论 本地区房颤好发于老年人,抗凝率总体良好,多数患者以口服NOAC为主;出院6个月时患者华法林INR达标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正急性心肌梗死仍然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在我国广大城乡地区,形势十分严峻[1-2]。及时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降低死亡率和保护心脏功能刻不容缓。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院前溶栓治疗在大城市以外的城乡地区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及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心血管急救分会专门组织有关专家制订了本共识,旨在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癌症患者并发心血管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其中冠状动脉疾病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某种程度上,冠心病和癌症发病人群相同,两种疾病的发生率都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生活方式中的危险因素也相同,如吸烟、糖尿病、肥胖及高血压等。Framingham危险评分不仅可预测冠心病,某些癌症的发生几率也同样升高[1]。而合并冠心病使癌症患者的管理复杂化,同理,合并癌症也使冠心病患者的管理更为复杂。对癌症治疗与冠状动脉损伤这一交叉领域知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4日至2019年3月12日在北京阜外医院住院并行CTO-PCI患者78例。根据术中使用抗凝药物情况将患者分为比伐芦定组(39例)和普通肝素组(39例)。观察比较两组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总出血及并发症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比伐芦定组与普通肝素组围术期心肌损伤发生率(2.6%比5.1%,P=0.556)、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15.4%比10.3%,P=0.49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全因死亡、心脏死亡、计划外的血运重建、缺血事件上均未见不良事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伐芦定组与普通肝素组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分型(BARC)1型出血事件发生率(12.8%比10.3%,P=0.723)、BARC 2型出血事件发生率(2.6%比0,P>0.99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BARC 3~5型严重出血事件。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穿孔发生率(0比2.6%,P>0.99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应用肝素抗凝治疗比较,比伐芦定在CTO-PCI中的应用是安全和有效的,在出血高风险患者中应用能否获益仍需较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